来源: 东莞+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抢占银发经济发展新赛道,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东莞市民政局近日联合印发《东莞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八大方面系统性地提出25条具体举措,旨在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壮大银发产业集群。该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为未来几年东莞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和有力的政策支撑。
构建四级网络,真金白银扶持机构
《措施》将加快发展养老民生事业置于首位,着力构建覆盖全域、功能完善的“镇(街道)-村(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明确要求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以及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均达到100%。同时,按照“9073”养老服务模式统筹城乡养老床位建设,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85%以上,并着力构建养老、医疗、照护、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衔接补充的“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模式。
在扶持政策上,东莞拿出了“真金白银”。对养老服务机构新增床位,按每张1.2万元给予补贴,医养结合机构更可上浮50%至每张1.8万元;获评五星级的养老机构可获15万元一次性补贴。对于持续收住老年人的机构(老年人从入住之日起,连续入住期限不低于15天),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并明确机构享受居民水电气价格,切实降低运营成本。将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100%纳入保障范围,每年安排超过1亿元用于7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生活津贴、高龄老人意外险、居家养老服务等。
布局五大赛道,优化空间载体保障
在产业培育方面,东莞展现出前瞻性布局。《措施》明确提出重点拓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康复辅助器具、老年食品、适老家具五大银发经济赛道。政策鼓励依托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院和中试平台,加强在生命健康、抗衰老等前沿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支持开发智能穿戴设备、护理机器人;鼓励生产高附加值康复辅具、老年营养补充食品和智能适老家具。
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东莞计划推动布局2-3个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并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园区。这些园区将支持纳入工业保护线,享受简化提容审批流程等政策。同时,为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工业用地通过厂房加层、拆除重建、厂区改造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重金激励研发,培育“专精特新”主体
科技创新是银发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措施》提出,支持在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等开展银发经济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对形成市重大科技项目和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对符合条件并形成市重大科技项目的,给予最高3000万元资助,并据实对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发展给予“滚动支持”和“叠加支持”。
在市场主体培育上,东莞着力支持银发经济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和“小升规”。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当年投产即上规的工业企业,给予最高15万元奖励,次年实现产值(营收)正增长的再给予最高15万元奖励;对当年新上规的工业企业,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次年实现产值(营收)正增长的再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同时,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和技术改造,数字化改造项目最高可获150万元资助,技术改造项目按设备投资额最高可获20%的事后奖励。
提升产品品质,设重奖鼓励质量、标准与专利
为提升银发经济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措施》设立了多层次、高额度的奖励体系。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银发经济企业(组织),每家分别一次性给予不超过300万元、150万元资助;对首次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或提名奖的银发经济企业(组织),按省级资助金额进行1:1配套资助;对首次获得东莞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组织),每家分别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万元、30万元资助。
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湾区标准”、省地方标准的银发经济企业,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15万元、1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在知识产权方面,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含外观设计金奖)、专利银奖(含外观设计银奖)和专利优秀奖(含外观设计优秀奖)的银发经济项目,每项分别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00万元、60万元和30万元奖励。
发放补贴营造场景,拓展湾区合作
在需求侧,《措施》通过发放补贴、营造消费场景等方式激发银发消费活力。明确对旧房装修、适老化改造等给予补贴,鼓励线下商超打造银发消费专区试点,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宠物经济、户外经济等,以满足老年人情感陪伴、运动健康等多元化需求。
此外,东莞将银发经济发展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计划拓展“广东院舍照顾服务”“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港澳药械通”等跨境合作计划,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服务选择。
强化要素支撑,金融、人才、数据多措并举
在保障措施方面,《措施》提出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养老需求、期限长、收益高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在人才方面,将养老护理员纳入紧缺职业(工种)目录,支持职业院校加强相关专业建设,参与养老护理技能培训可按规定享受补贴。同时,东莞将健全数据共享机制,优化提升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科技赋能养老服务的提质增效。
业内专家认为,东莞此次出台的25条措施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支持力度大,既聚焦于解决当前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又着眼于培育具有长远竞争力的银发产业集群,体现了系统思维和前瞻布局,有望为东莞在银发经济新赛道上赢得先机,也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样本。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