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在广州举办。大会以“赋能大湾区共拓新机遇”为主题,旨在汇聚国内外工商界力量,为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工商界企业家、专家学者代表1200余人参会。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在发言中表示,随着全球供应链的深度发展,中国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他强调,香港工商业界应与内地企业加强合作,共同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推进区域合作。
蔡冠深从香港工商界的角度,就联手内地企业,优化大湾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和推进区域合作等五方面提出建议:
第一、通过创新科技促进供应链升级转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将“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升至榜首,标志着大湾区在创科领域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认同;
第二、搭建企业出海融资桥梁。今年首七个月,香港新股集资额达1280亿港元,居全球首位,成为内地企业出海融资首选地。香港拥有蓬勃和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可以为不同范畴的内地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第三、建立绿色可持续供应链。香港近年积极拓展绿色金融,2024年在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超过800亿美元,其中绿色债券约占区内总额的45%;
第四、协同高质量物流服务发展。香港可以携手大湾区的港口机场,着力国际航运高端要素的应用与推广,加快培育辐射全球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
第五、推动品牌“拼船出海”。香港可建立权威公正的品牌认证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内地品牌增值并作全球推广,大湾区企业更可以利用香港企业的海外资源做到“买全球卖全球”。
他表示,香港中华总商会和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等商协会是“内联外通”的重要桥梁,未来将继续巩固提升工商网络平台功能,促进高新科技联合出海,为大湾区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寻找商机,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