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文汇网 记者 敖敏辉
在严峻的贸易挑战下,以出口为导向特别是美国市场占据较大份额的企业面临较大挑战。有企业表示,不论是短期应急还是长期战略布局,正「穷尽一切办法」寻求破局之道,目前已取得积极效果。
20日,2025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上,举行了「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链安全」主题对话活动,与会企业分享应对美国加征畸高关税的做法。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是内地领先的致力于为生物实验室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数量逾千种,包括生物实验室耗材、生物工艺耗材、生物试剂、实验室仪器、医疗器械等。
「美国和欧洲是我们的主要出口市场,高峰时占据公司销售总额的80%。因此,美国对华加征高关税,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洁特生物董事长袁建华说。
袁建华提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早在5年前,洁特生物就开始提前布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考察,为产业链布局做准备,以尽量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如今,美国加征高关税,更坚定了公司的决策部署。就在美国密集出台关税政策几天中,洁特生物加紧筹划在马来西亚设厂计划,预计半年内布局产线。
「我们在美国每年有数亿美元销售额,高关税下,我们也绝不轻言放弃这部分海外销售额度。马来西亚设厂后,相信在不长的时间内,立足东南亚面向全球,有望取代欧美市场一半的销售额。」袁建华说,但这也不意味着会放弃美国市场,依然会尽最大努力保持合作关系。
事实上,这只是洁特生物应对贸易挑战的四大举措之一。袁建华指出,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约300亿元(人民币,下同),国外品牌市场占比高达70%(约210亿元)。美国对华加征高关税,中国进行了反制,美国竞品进入中国同样受阻。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国产替代的机遇。为此,洁特生物近期果断作出决策,积极抢占这部分市场份额,争取拿下外国品牌份额当中的三分之一,即将公司国内销售额扩大50亿元以上。
袁建华表示,如果说海外设厂和从外国品牌手中抢份额是应急之举,那么新开拓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业务板块、进军医疗康养领域,则是公司应对外部挑战的长期战略。他透露,洁特生物已经组建或入股了新公司,目前效果已经显现。
医疗康养领域的布局也有了实际动作。近日,洁特生物两期投入6亿元建设专科医院、养老机构的项目已经获批。
袁建华表示,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经济格局大变革的特殊时期,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资企业,只有「绞尽脑汁」,尽一切可能探索破局之路,才能够在不利环境中谋得一席之地,甚至在未来全球经济、贸易格局重塑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活动上,视源电子、京信通信等科技企业负责人还围绕技术自主研发、产业链开放与创新等进行分享。他们表示,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引领全球,如今,面向全球开放式进行产业链共建共享,将使得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