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热点

澳门中总办工商业座谈会 联盟联席主席崔世昌四点建议促澳经济发展

来源:澳门中华总商会


澳门中华总商会于四月一日在会址四楼马万祺先生纪念堂举行“2025澳门工商业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中总会长、联盟联席主席崔世昌,经济财政司司长戴建业,中央驻澳联络办公室协调部部长仇昱、经济部副部长杨全州,中总副会长贺定一、何超琼、林金城、刘艺良,理事长马志毅,监事长高明,副理事长崔煜林、余健楚、黄国胜、卢德华、何佩芬、黄树森、何富强、徐达明、叶兆佳、陈泽武、林燕妮、何敬麟、马志达、许乐敏、顔奕真,副监事长梁安琪、陈隆成,会董陈志玲、谢思训、李子丰、孙豪、廖僖芸,工商事务部长阮建昆,秘书长区荣智和副秘书长梁庆华,以及政府部门和工商各界代表等二百人。


崔世昌在会上致词时表示,面对外部经济压力加大等复杂形势,去年本澳经济在服务出口的带动下,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经济规模回复至2019年的86.4%水平。然而,近年本澳消费模式有所转变,北上消费、电商平台包邮到澳、平替消费、消费降级等叠加因素,商户要不断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升级而各出其谋。有及见此,为聆听各行业在经营上面对的问题,本会于今年初起,已开展了近十场与各团体会员的茶聚座谈会,冀收集有关意见和建议后,更好的向行政当局有关部门反映商界的声音。



崔世昌就未来澳门经济发展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坚持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去年底对澳门提出“三点期许”、“四点希望”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澳门新的发展阶段指明了方向。此外,习主席于2月17日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工商界作为推动经济的重要力量,要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紧抓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推动“1+4”产业多元发展策略,做好“引进来、走出去”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第二,坚持做好“澳门+横琴”这篇大文章。横琴发展在15年间,经济总量从可以忽略不计增长到去年的538亿元,有力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在紧扣“澳门+横琴”的战略新定位下,给澳门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工商界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牢记“三个要看”检验标准,积极参与合作区建设,做好“一国两制”的制度衔接,推进两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推动“四新”产业发展,助力澳琴一体化,深度对接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推进国家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三,坚持稳经济、增信心,克服困难谋新发展。当前,面对经济的新形势,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回归以来,澳门经济顺景的时间多于逆景,但我们亦面对过不少困难时刻,如2003年SARS、2008年金融海啸、2014年博彩业深度调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但我们有国家作为坚强后盾,并且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过去面对的困难,始终能够迎难而上,创造更好的发展。过去25年来,1999年与2024年的经济数据作比较,内地及澳门的生产总值分别大幅攀升16.4倍、7.7倍,可见内地经济的增长远高于澳门。祖国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巨大,且澳门受惠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的机遇将大于挑战。未来在特区政府的带领下,包括工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要坚持做好稳经济、增信心的工作。


第四,坚持投资于人、促进消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投资于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因此,建议政府响应国策,聚焦居民所需,把更多资源“投资于人”,特别是育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民生领域,从而减轻居民负担,释放消费潜力。


崔世昌指出,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在提振消费方面,去年政府联同中总先后合办了“周末北区消费大奖赏”和“全城消费大奖赏”,以及现正推行的“2025年社区消费大奖赏”,均是提振消费的措施,并获得居民和商界的认可。中总将继续配合政府做好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并冀政府推行更多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措施。此外,中总将于今年11月2日至4日在澳门举行第十八届世界华商大会,发挥平台中的平台作用,强化内联外通,拓展商机,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