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江门高新港口,载着洗衣机、音响、烤炉等货物的货柜有序吊装上船,向深圳蛇口港出发。自6月12日开通以来,“江门高新—深圳蛇口组合港”航线已运行一个月。截至7月12日,该航线累计完成8个航次,进出口吞吐量600标箱,货值超9300万元。
在江门海关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江门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李霞介绍,受航道水深、桥梁限高等限制因素影响,大型货轮无法直接驶入江门港口,企业货物必须通过驳船转运至深圳港区。“以前,货主需要在两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导致物流、时间成本上升。”
组合港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模式以自贸试验区蛇口港为枢纽港,将枢纽港和珠江沿江及内河支线港视为同一港口,允许企业在支线港口直接办理海关查验、放行、交还箱等手续。李霞介绍,如今出口货物只需要在支线港海关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以通过驳船运抵枢纽港,直接装运国际船舶离境。
以“江门高新—深圳蛇口组合港”航线为例,外海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梁拥军算了一笔账:传统“水水联运”中转模式下,货物中转平均需要5天,单个40英尺集装箱出口成本约2300元。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模式下,货物中转平均只需要2天,同规格集装箱出口成本降低约300—400元,实现了提速和降费“双赢”。
“新模式通关流程精简又高效,还降低了整体物流成本,以后货物出海更加便捷了。”享受到组合港模式的红利,海信国际营销公司物流组负责人张存荣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