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在广宁县赤坑镇,砂仁产业曾面临种植缺技术、加工缺渠道、销售难溢价的困境。如今,这里建起乡村运营中心,配备日处理3000斤的砂仁生产线和40立方米田头冷库,还有无人机物流航线运输砂仁,起码节省40%的运输时间。
	
在广宁县潭布镇,番薯产业实现年产值2100余万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亿元。
	
在怀集县,丝苗米通过全产业链开发使价格提升15%,辐射带动优质稻种植4万亩。
	
曾经零散的小农户与广阔的大市场之间,正由一条全产业链紧密相连。肇庆市供销社通过构建“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为农服务体系,悄然改变传统农业面貌。
	
联农带农
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肇庆市供销系统聚焦帮助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难题,着力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瓶颈。
	
在组织架构上,肇庆突出镇村两级重点,建成镇级供销社95家、村级供销社113家、助农服务平台122家、村级综合服务驿站85家和农资配送网点336家,实现农业生产服务涉农乡镇全覆盖。
	
同时,肇庆着力打造社有企业集群,将服务拓展到全产业链。这些社有企业已制定国家标准4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并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等称号。
	
今年9月揭牌的广宁县赤坑镇乡村运营中心,为砂仁产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完善基础
打通现代流通大动脉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肇庆聚焦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打造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运营服务集群。
	
在生产环节,肇庆投资2.05亿元建优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5000亩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优质稻种植4万亩,累计带动农户2.5万户,推动怀集丝苗米价格提升15%。
	
在仓储物流方面,肇庆建成全市“平急两用”公共型基础设施,储备库容约18万吨;建强仓容12.17万吨的四会新供销天润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大米、小麦日吞吐量约1300吨。今年,肇庆还新增投资3.29亿元建设粮食仓储物流中心,新增库容15万吨。
	
冷链物流是农产品保鲜的关键。肇庆探索“一冷链园区、一交易市场”模式,建成肇庆供销天庆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1个、县域产地冷库5个、田头移动冷库6个,冷库总库容约6万吨。广宁县江屯镇田头冷链示范中心建成后,龙须菜产品存储流通腐损率从30%下降至8%,显著促进产业发展。
	
服务创新
社村合作激活乡村经济
	
肇庆市在服务模式上不断创新,多措并举探索社村合作新模式。其中,“168模式”尤为突出,已成为广东现代农服联盟典型案例。
	
“168模式”指的是,1个村委会流转土地,开展6个统一生产托管服务,村委会每年每亩收入80元。这一模式通过“公司全程托管+村集体整合资源+农户出租土地”方式,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赤坑镇围绕砂仁产业,创新构建“党建引领+供销社+强村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协同模式,提供“母亲式”陪跑服务。供销社从产业规划到市场对接,全流程、精细化为强村公司赋能。
	
赤坑镇还引入广州市迈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肇庆市第一条无人机物流航线,无人机25分钟即可完成砂仁运输,较传统摩托车运输节省40%的时间。同时,赤坑镇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高校搭建砂仁检测溯源系统,为砂仁赋予全程可追溯身份认证,并打造数字供销农场1000亩,以数字化管理覆盖种植全流程。
	
产销对接
搭建湾区市场直通车
	
肇庆积极搭建市县镇村联农为农服务网络,多渠道打通产销对接。一方面,建设“菜篮子”直供配送中心,为200多家机关、学校、企业食堂提供农产品配送服务;另一方面,建设“832平台”肇庆区域服务中心,搭建供销优农线上线下消费帮扶平台。
	
肇庆已与全市各镇强村公司签订产销对接协议,建设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土特产直营门店35家,助力3000多种农副产品实现原产地直供直销,年销售额逾3亿元。
	
今年5月,肇庆供销直播园揭牌暨“千村千社千主播”启动仪式举行,政企校三方将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基地。同时,肇庆供销低空服务无人机4S中心揭牌,推动无人机技术深度融入现代产业全产业链。
	
在品牌建设方面,肇庆以做大做强“小肇上菜”区域品牌为抓手,重点打造德庆贡柑、四会兰花、封开杏花鸡、高要罗氏沼虾等品牌,培育怀集蔬菜、广宁竹等区域品牌。
	
当前,肇庆市“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在赤坑镇,砂仁产值预计从0.7亿元提升至1.5亿元,实现翻一番。在潭布镇,番薯干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亿元。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农产品溢价能力显著提升。肇庆供销天庆冷链物流产业园构建罗氏沼虾“2中心+1体系”服务模式,已整塘收购罗氏沼虾5000多亩,总量超20万斤,助力村集体年租金增收200万元,农户亩均年增收超3000元。
	
这一系列创新实践得到多方认可,社村合作“168”模式入选广东现代农服联盟典型案例,省市联动“产技销一体化”模式被推荐为全国学习“千万经验”优秀案例。
	
随着“产供销一体化”模式不断深入,肇庆农业正从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品质保障”的现代化模式转型。
	
肇庆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融入肇庆市现代农业与全域旅游发展大局,通过创新“社村”合作机制,聚焦更多特色产业,强化冷链、数字、品牌支撑,让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返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