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资讯

广东银行业保险业规模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金融供给服务质效双升,多项经营指标逆势上扬、稳居全国第一。7月24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上半年新闻通气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广东省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披露了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情况。


全省银行业资产、负债、存贷款,保险业资产、保费收入和承保利润等规模指标持续稳居全国第一;房地产“白名单”项目数、授信金额和落地金额全国第一;AIC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等科技金融“三项试点”率先在广东全面落地;科技保险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县域贷款规模超1.71万亿元,三年平均增速约12.29%。


一系列数据和改革动向,传递出明确信号和强劲信心——广东金融供给服务质效双升,加力加劲支持经济运行向好向优。


金融供给服务质效双升


上半年,关税冲突搅动全球经贸市场,外部形势波谲云诡,经济外向度高的广东首当其冲。4.2%的GDP增速透露出广东经济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有力稳住了经济大盘。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助力。面对国际经贸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广东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供给、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畅通资金循环,全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总体来看,广东金融供给总量稳中有进、主要规模指标继续领跑,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数据显示,广东全省银行业资产、负债、存贷款,保险业资产、保费收入和承保利润等规模指标持续稳居全国第一。


细看数据,亮点更多。


信贷方面,广东存贷款均实现同比多增,各项贷款余额29.23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2.1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5%、6.99%,增速均较一季度有所提高。同比、环比数据稳中有升,折射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韧性。


保险经营“逆势上扬”。截至6月末,广东保险业总资产2.6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6.36%;上半年,保费收入4616亿元,同比增长5.53%。保险业总支出和保费收入的增长,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规模持续增长之外,结构的优化更是亮点。


广东金融半年报中,含“科”量很高,助力了广东科技型企业向“新”求“质”。上半年,AIC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等科技金融“三项试点”率先在广东全面落地。6月末,广东省金融监管局全辖科技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227亿元;上半年,科技保险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


广东县域金融供给提速,助推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东县域贷款规模超1.71万亿元,三年平均增速约12.29%。金融助力蓝色粮仓牧歌嘹亮,保险业组建了海洋牧场保险共保体,横向扩大承保能力,上半年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0.44亿元,支付赔款6764.22万元。


民营小微经济事关千家万户、千行百业,金融血脉充盈“毛细血管”。截至6月末,广东累计走访企业910万户,授信超47万户,发放贷款1.53万亿元,贷款利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0.6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来自金融行业的支持不可少。会上透露,广东房地产“白名单”扩围增效,至6月末已为1812个“白名单”项目提供授信10918.29亿元,落地8327.96亿元,项目数、授信金额及落地金额保持全国“三项第一”。


一系列数据映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提升,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金融供给服务质效双升。”黄海晖总结道,广东推动金融政策与地区经济、财政、产业政策紧密协同,加力加劲支持经济运行向好向优。


“半年稳”后力争“全年好”


当下,广东正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信心预期,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在“半年稳”基础上力争实现“全年好”。


从数据看,广东金融“半年报”向上向好,金融成为稳外贸、振内需的重要支撑力量。


黄海晖表示,广东金融将统筹推进促发展、强监管、防风险,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外贸大省广东“顶压前行”,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金融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与保障,至6月末,广东省金融监管局辖内外贸企业贷款余额超1.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2.5%,为近2600家外贸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近100亿元。


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需要保险保驾护航。广东出口贸易风险保障水平提升,上半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 6213.15亿元,同比增长29.34%,服务企业3.2万家,年内赔付涉美案件金额超1500万美元。


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持久动能。作为银行深耕科技金融的桥头堡,广东正规范建设一批制度科学、管理专业、指标领先的科技支行,并于24日上午,同步召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支行建设动员大会。


对于如何助力广东经济从“半年稳”走向“全年好”,各家机构也透露了下一步的举措。


“科技保险政策支持有待加强、发展模式有待创新、机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广东人保财险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旭表示,接下来,广东人保财险将继续聚焦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风险保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众卜表示,积极助力外贸企业抢抓“窗口期”,帮助企业抢时间、稳市场。


为抵御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灾害,广东保险业主动跨前、密切协作、守牢底线,引导更多资源保障民生。上半年,中国太保产险广东分公司在车险领域构建全周期防灾减灾体系,在非车险和农险领域利用科技赋能快速响应。中国太保产险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郁宝玉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防汛救灾机制,创新科技手段,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金融工作至关重要,广东金融业将延续向优向好态势,以高质量转型发展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