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文汇网
澳门行政长官岑浩辉月中率团到访六个大湾区城市,考察科创、能源等领域的发展项目和相关企业,了解当地重要产业的发展情况。有经济学者指出中央高度重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特首外访湾区城市考察之行正是积极响应中央政策,透过产业联动发展方式,使合作区成为澳门经济多元的重要延伸,在科技创新、智慧医疗等领域互补合作。
月中岑浩辉一连三日率领澳门特区政府代表团到访深圳、惠州、东莞、广州、肇庆和佛山六个大湾区内地城市,先后考察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能源项目、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广州的城市空中交通科技企业、佛山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及和祐医院、以及肇庆新能源汽车投资企业。
长期关注澳门经济政策发展的澳门管理学院院长、澳门政治经济研究协会理事长唐继宗教授接受香港文汇网访问时表示,岑浩辉率团到访大湾区其他城市,可见政府高度重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藉此借鉴多地产业发展,促进「内联外通」核心优势。唐继宗强调,单靠澳门自身条件难以突破产业瓶颈,需依托大湾区其他城市整体优势推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唐教授指出,横琴合作区将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科技研发等产业,而澳门在智慧医疗、新能源等领域相对薄弱,而深圳、南沙等城市能力则可补足澳门不足,同时吸引龙头企业落户,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岑浩辉强调澳门正着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期望加强大湾区科研项目对接,共同开拓欧盟及葡语国家的中医药市场。唐教授对此表示认同,他称澳门要充分发挥「中葡平台」的作用,但单靠澳门自身60多万人口的市场规模吸引力有限。他又举例指出,2005年后大量外资相继进入澳门,主要原因是2003年开放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外资看准内地庞大的市场机遇,而并非澳门本地市场。
唐教授强调,若结合大湾区「9+2」城市逾8000万人口、乃至全国14亿人口的市场潜力,将大幅提升平台吸引力,内地新能源车企业可透过澳门「中葡平台」进入葡语国家市场,而国际投资者同样会看重大湾区整体潜力而进驻。唐教授称,澳门积极构建「内联外通」新格局,新模式有望进一步提升澳门在区域经济中地位,为大湾区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搭建桥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